IQOS旗舰店| IQOS电子烟| IQOS专营店| IQOS自营店| IQOS维修| IQOS直营店

吸电子烟或会导致骨质疏松、基因失调;NASA将用航天器把一颗小行星撞离轨道 | 环球科学要闻

2022-01-17 09:00 举报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周一至周五第一时间掌握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健康 ·吸电子烟的人健康更易受到威胁图片来源:Pixabay电子...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 健康 ·

吸电子烟的人健康更易受到威胁


图片来源:Pixabay


电子烟是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能以电驱动,在控制单元的作用下将烟油雾化成烟雾和可吸入气溶胶。由于电子烟生产商的刻意引导以及研究证据不足等原因,传统烟民往往产生电子烟比卷烟更“健康”的想法。《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指出,大多数使用电子烟戒烟的成年人不会停止吸烟,而会同时使用两种烟草制品,这也为科学家分辨电子烟本身的危害带来了一定困难。近日,一项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研究首次分析了电子烟独立于卷烟的生物学危害。


研究人员招募了82名受试者,分为只吸卷烟、只吸电子烟和使用卷烟和电子烟等多组对照。转录组技术分析他们的白细胞发现,尽管排除卷烟使用记录的影响,电子烟民的白细胞中仍有大量和纯卷烟烟民白细胞非常相似的,线粒体基因和免疫反应相关基因失调。尽管卷烟的危害更加严重,但电子烟民体内发生的基因失调也十分显著,并与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代谢类疾病和癌症的发生有关。此外,近期一项发表于AJM Open的研究表明,吸电子烟可能会损害骨骼,增加出现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年轻人也不例外。



· 航天 ·

NASA即将发射航天器将一颗小行星撞离轨道


DART航天器撞击双星系统的示意图。(图片来源:NASA/JOHNS HOPKINS APL)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进行一项行星防御任务测试,计划名为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该任务计划发射一个航天器,通过撞击的方式使接近地球的小行星偏离轨道,从而解除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据NASA报道,DART航天器已在加州范登堡太空基地就位,准备于格林威治时间11月24日6:21(北京时间今天下午2:21)由SpaceX猎鹰9号火箭搭载升空。

 

发射后,DART航天器将用大约10个月的时间巡航到一对距地球1100万千米的近地双小行星系统附近。其中较大的天体Didymos直径约为780米,而DART的目标是直径约为160米的Dimorphos。DART将以每秒6千米以上的速度撞击向目标,留下一个10到20米宽的弹坑。碰撞会使Dimorphos偏移到一个更短的轨道上,届时科学家将借助雷达和成像卫星观察撞击过程及其后续影响。



· 材料科学 ·

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新方法


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贵金属催化剂是常用的工业催化剂,例如金、铂和钯。但由于这些贵金属在地壳中含量较低,且工业上用量较大,因此提高贵金属催化剂的原子利用率是重要的研究方向。而且,当金属的尺寸小到原子单位时,它们的性能与块体金属相比会发生突变,从而带来新的材料性能。传统上制备原子级分散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方法是湿化学法或原子层沉积法,不过,这些常用方法的实验步骤较多且有时需要高温等苛刻条件,因此难以在工业上实现规模化使用。


近日,一项发表于《材料科学杂志A》的研究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以破纪录的速度将块体铂溅射为了原子级分散的铂(每秒产生4.5×10¹⁵ 个原子)。研究人员还把产生的单原子铂负载在粉末载体上以稳定单原子,并通过成像技术等测试方法,证实了铂在载体表面的原子级分散性。随后,他们将这种负载型单原子金属催化剂应用于光催化制氢。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无溶剂的高通量法为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 健康 ·

喝咖啡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阿兹海默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与具有毒性的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积累密切相关。最近,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咖啡饮用量与当地人群认知能力下降速度的关系,发现饮用更多咖啡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小,相关成果发表在《衰老神经科学前沿》上。

 

科学家调查了200多名澳大利亚人10年内认知能力的下降情况与咖啡摄入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喝更多的咖啡对计划制定、自我控制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产生了积极影响。研究开始时无记忆障碍、且咖啡饮用量较高的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转为轻度认知障碍的风险更低。轻度认知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科学家还发现,摄入咖啡可能减缓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的积累:每天饮用2杯各240克的咖啡,与每天饮用1杯相比,18个月后大脑中淀粉样蛋白积累可能减少约5%,认知功能的下降可能减缓约8%。研究表明,喝咖啡可能是帮助推迟阿兹海默症的一种简单方法,未来研究人员将进一步确定咖啡中哪些成分是对大脑产生积极影响的主要原因。



· 新技术 ·

用微生物墨水3D打印“活”材料

从左至右依次为使用微生物墨水打印出的单层结构、10层正方形结构、10层圆形结构和21层圆形结构(图片来源:原论文)


《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概念验证研究中,研究者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制成了一种可编程、能3D打印的微生物墨水。这种大肠杆菌经过基因工程改造,能产生纳米纤维,这些纳米纤维能够浓缩并打印出3D结构。

 

研究者随后将这种墨水与其他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结合,发现可以制成具有各种功能的水凝胶。例如,研究者制备了一种能在遇到化学刺激物时分泌抗癌药天青蛋白(azurin)的材料,还设计出了一种能隔离环境中出有毒化学物质双酚A的材料。这种墨水无需添加其他聚合物,具有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用途的功能性材料的潜力,作者将开展进一步研究探索其未来的定制化用途。



· 健康 ·

我国迄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癌种早筛项目启动


近期,由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联合上海鹍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以及国内11家三甲医院在上海启动了“福声计划”中国人群泛癌早筛项目。该项目的启动基于泛癌种早筛技术的发展。去年7月,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团队利用鹍远生物研发的循环肿瘤DNA(ctDNA)甲基化泛癌筛查技术,首次实现泛癌早筛技术在大型自然人群队列中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刊发于《自然·通讯》。研究证实,通过检测ctDNA甲基化标志物,能实现提前4年“预警”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直肠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灵敏度95%,特异性96%。

此次启动的“福声计划”中国人群泛癌早筛项目,即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泛癌种早筛领域的深入研究。据悉,这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泛癌种早筛前瞻性研究,预计入组人数超过6万人,覆盖华东、华北、华南、西南等地区的10个省区市,旨在建立适于中国人群的泛癌早筛模型,并面向人民健康战略需求加快推进前沿创新成果转化和相关应用产品开发。(科技日报、澎湃新闻)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时间11月24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258 684 193例,死亡病例5 164 874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的消息,11月2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8例(上海5例,广西5例,云南3例,广东2例,四川2例,辽宁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四川);本土病例4例(辽宁2例,均在大连市;云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0例(境外输入14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89例(境外输入360例)。


截至2021年11月2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44278.6万剂次。



文:孙琳钰、Clefable、白德凡、王怡博、张楚、二七
编辑:栗子、王昱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环球科学

客服微信二维码